8月25日上午10時,中宣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李忠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進展與成效。
李忠表示,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各地區、各部門圍繞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推進社會保障全覆蓋、?;?、多層次、可持續發展,制度改革取得重要突破,覆蓋范圍不斷擴大,保障水平穩步提高,保障能力持續增強。經過不懈努力,我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許多西方國家一百多年的歷程,成功建設了具有鮮明中國特色、世界上規模最大、功能完備的社會保障體系。國際社會保障協會授予中國政府“社會保障杰出成就獎”。
一是制度改革取得突破。緊扣增強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證可持續性,加強社會保障制度的頂層設計,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進一步增強。統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實現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養老保險制度并軌。加快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制定職業年金辦法,修訂企業年金辦法,建立并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建立健全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均衡了省際結構性矛盾,緩解了中西部地區和老工業基地省份基金支付壓力。強化制度的統一性和規范性,統一養老保險單位費率,完善中央和地方政府責任分擔機制,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有序推進。工傷保險預防、補償、康復“三位一體”制度體系建設積極推進,失業保險保生活、防失業、促就業的功能進一步凸顯。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穩妥實施。
二是覆蓋范圍持續擴大。圍繞覆蓋全民、人人享有社會保障的目標,實施全民參保計劃,精準推進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參保?;攫B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從2012年的7.9億人、1.5億人、1.9億人,增加到2021年的10.3億人、2.3億人、2.8億人。落實為困難群體代繳部分或全部最低標準養老保險費政策,基本實現應保盡保。
三是待遇水平穩步提高。堅持社會保障水平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穩步提高各項社會保障待遇。建立健全養老金待遇確定和合理調整機制,連續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從1686元增長到2987元,月平均失業保險金由707元提高到1585元,月平均工傷保險傷殘津貼由1864元提高到約4000元。
四是保障能力持續增強?;攫B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規模1.46萬億元,基金運行總體平穩。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戰略儲備穩步增加,中央層面劃轉國有資本充實社?;鹂傤~超過1.68萬億元。健全基金管理監督和風險防控體系,確?;鸢踩?。
五是服務水平顯著提升。圍繞記錄一生、保障一生、服務一生,從中央到省、市、縣、鄉鎮(街道),統籌城鄉的五級社保經辦管理服務網絡基本形成,管理服務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進一步加強,群眾社保事務就近辦、線上辦、快速辦更加方便快捷。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達到13.5億人。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已開通社保查詢、失業保險待遇申領等全國性、跨地區的社保公共服務,有效方便了群眾跨省通辦、一網通辦。
六是經濟運行“減震器”作用凸顯。為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特別是應對疫情帶來的嚴重沖擊,推動社會保障政策與其他領域政策協同聯動,緊緊圍繞保市場主體、紓困中小企業、穩定和擴大就業發揮作用。先后7次降低社保費率,促進實體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2020年實施力度空前的“減免緩降返補”政策,全年養老、失業、工傷3項社會保險為企業減負1.54萬億元。2021年延續實施部分政策,2022年實施“降緩返補擴”政策,助企紓困精準發力。
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