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業是農業的“芯片”,是建設現代農業的標志性、先導性工程?!笆濉币詠?,廣西持續加大種業工作力度,推進農作物種業更好更快發展,品種創新實現數量和質量雙突破,桂系種業品牌持續壯大,種子市場秩序良好穩定,廣西農業“芯片”越來越閃亮。
種質資源收集保護利用有序推進。廣西是第一批啟動開展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的省區之一。目前,符合標準的作物資源已全部提交國家種質資源圃(庫),普查與收集工作任務已基本完成,為新材料創制和特色地方品種開發利用奠定了基礎,并在全國率先發布省級廣西首批地方品種名錄147個。
品種創新實現數量和質量雙突破。廣西大力推進種業科技體制機制創新,是全國較早啟動種業人才發展和科研成果權益改革工作的省區,并率先在全國組織開展省級特色農作物良種聯合攻關。廣西南繁基地經過十年建設成為全國標桿。中國工程院院士顏龍安評價廣西優質雜交稻選育“處于全國領先水平”。
加強種子產供有效保障農業生產用種安全。廣西著力推進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種子生產基地建設,推進實施開展水稻制種保險,區內外制種基地種子生產規模保持穩定態勢。廣西在海南水稻制種面積有5萬畝左右,是全國水稻南繁制種規模面積最大的省區之一。近年來積極引導種子企業克服疫情影響,做好水稻、玉米種子產供需調度,年儲備國家級水稻、玉米救災備荒種子150萬公斤,全區糧食生產用種需求得到保障,一些優良品種還暢銷區外。
規范管理確保種子市場秩序良好穩定。每年組織開展全區水稻、玉米冬季種子企業、春季種子市場、夏秋季制種基地以及秋季蔬菜種子市場的專項檢查巡查和質量監督抽查,全區種子質量和監管水平持續穩步提升。全區種子市場秩序總體良好穩定,種子違法案件數量逐年下降,多年沒有發生重大種子質量安全事故。
持續打造培育桂系種業品牌。通過持續舉辦廣西“看禾選種”大會、中國(廣西)——東盟蔬菜新品種博覽會、中國(南寧)鮮食玉米大會,加快示范推廣一批優新品種。2021年全區優質稻種植面積達2000萬畝,約占全區水稻總面積的76%,成為全國優質稻覆蓋率最大的省區之一。
轉自:廣西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